广州一家新成立的胶水企业负责人表示,市场价格的巨大变化,让新企业有些无所适从。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市场上推出了一种新型导热黏贴胶水,每公斤价格提升到3500元。
价格高出普通胶水,主要在于这种新型胶水可以自动化涂抹,如果控制好工艺,最终平摊在每颗COB光源上的成本仅为6到8分钱。而普通胶水,由于采用人工涂抹,成本却高达一毛三到一毛五。
“从某种意义上讲,谁能够快速导入新型封装材料,就有可能提前占据市场先机。”岑创光电负责人说。
下游延伸存风险
“8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30%的封装企业。”一位业内人士道破了价格战背后的玄机。价格战的胜者将是那些产能规模大、成本控制好的企业。显然,在产业整合中,封装无疑走在了最前面。
事实上,眼下封装企业还在不断向下游延伸,除了为产能寻找出海口,照明应用的高毛利润也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
晶电光电董事长李秉杰表示,LED行业就像一个金字塔,从上往下依次是上中下游,以往利润最高的是在最上端,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今年情况发生了倒转:上游利润最薄,然后是封装,而应用端利润最高。
GLII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大部分小功率芯片处于亏损状态,中大功率芯片还有些许微薄利润;而封装器件平均毛利率约为10%-20%,照明应用则为30%左右。
然而下游市场的启动也并不如企业想象中那么顺利。“封装企业进入下游,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销售渠道。”在王鹏看来,现在进军做照明的封装企业,其中有70%的企业将会出现问题。
以鸿利光电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下降,应用市场业绩表现不佳是主要因素之一。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LED应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499万元,同比下降7.36%.
对于如何与下游照明行业相结合,王鹏表示,封装为应用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一种双赢模式。
“封装企业互相厮杀、竞争的时候,也是行业整合的关键时期。”在王鹏看来,封装是目前LED全产业链中整合度最好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