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强制推广LED照明产品被指将引行业灾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21  来源:雅虎财经  浏览次数:966
核心提示:“地区性强制更换技术并不成熟、科技含量并不高的LED照明产品让人没法不质疑。更关键的是,产品需要损耗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并不符合国家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日前,广州市某电源生产企业负责人胡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法不依、忽视照明效率已经成了照明行业的潜规则,若不尽早纠正,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将会更大。
    选择性执行国家标准 欠成熟技术难保道路安全

    “地区性强制更换技术并不成熟、科技含量并不高的LED照明产品让人没法不质疑。更关键的是,产品需要损耗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并不符合国家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日前,广州市某电源生产企业负责人胡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法不依、忽视照明效率已经成了照明行业的潜规则,若不尽早纠正,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将会更大。

    胡军所说的强制更换是指今年5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的粤府函(2012)113号《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3年内公共照明强制普及LED产品。

    佛山美博照明总经理冯锐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整个道路照明国家标准应该修改。他向记者介绍,LED作为公共照明有一定的危险性。

    与此同时,胡军已经联合业内人士上书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规处,呼吁停止全面更换LED灯,并对技术的不成熟性提出强烈质疑。

    所节省费用不够售后服务


    一纸通知引发了行业地震。

    相关照明行业业内人士纷纷提出异议,认为作为路灯的公共照明系统更换LED灯,其照度不达标会造成道路安全隐患。

    胡军表示,并不是所有环境都适用LED照明的,比如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路灯就不适合用LED照明,因为LED 的眩光大大超过国家标准,照度又大大低于国家标准,这种以降低照明质量来节能的方法太落后,如果单从眼前节电的数量来计算,节省下来的电费远不够售后服务的费用。城市照明应以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换个光源。

    胡军特别强调,LED色温高是纯白光,穿透性较差,在雨雾天气表现尤为明显,不利于道路行驶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LED 路灯造价较高,无标准配套产品给售后服务造成具大压力。由于LED 灯具与传统灯具不同,再做节能改造时必须整体更换,增加成本。

    “国家关于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中对照度、均匀度、眩光值等有着严格的规定,但目前在公共照明领域大力推广的LED产品并不符合这些标准。”胡军说。

    据冯锐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广东省于今年宣布将于3年内在全省公共领域强制更换LED照明 ,“行业内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中国企业报》记者同时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封标题为《广东将所有路灯改为LED路灯将是灾难!》的致广东省政府的公开信,由注册名“瑞森尼科照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微博发出,公开信中同样对于LED灯作为道路照明的不成熟之处提出质疑:环境温度不可控制,穿雾能力无法与钠灯相比,这证明了LED作为路灯将是灾难。

    胡军指出,造成有的道路照明度超标、有的道路照明度不足的原因既有设计问题,也有产品质量问题。灯具、电器、光源因每条路采用的都是不同厂家的产品导致外观不统一、效率也不一样。他在给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规处的信中表示:“LED前沿高新技术都被国外垄断了,而目前我们要推广的产品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无人关注节能效果


    《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到的照明企业管理人员均对LED灯的节能效果提出异议,一种普遍的观点是:目前所宣传的路灯等照明系统全换成技术不成熟的LED灯不但不能节能、环保,反而会增加耗电量,加之更换费用、维护费用高等投入,会增加大笔财政支出。

    胡军给《中国企业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市现有的城市道路及景观照明80%以上使用的都是高压钠灯,其设计寿命为24000小时(5年)。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电网技术落后,造成线路的电压波动大大超过国际标准,有的城区的波动甚至超过额定电压的15%左右,特别是在后半夜,由于电负荷减少使得电网电压有时接近245V以上,致使高压钠灯过早发生光衰,寿命提前终结。广州市的城市道路及景观照明灯数量有十几万盏,每年的各种维护费用就高达数千万元。

    广州市路灯管理所工程师林振刚在其论文中指出:“近年来的LED路灯的应用已成为很多路灯节电的主要方案甚至是唯一方案,不少城市在制定节电方案时,忽略了对道路照明现状的分析和高压钠灯的高效性,片面追求新技术、新设备,不但难以达到实际的节电效果,也会造成浪费。如LED路灯,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产品更新快,成本也在不断的降低;现阶段高投入的LED路灯将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很快成为过时产品而马上处于淘汰的边缘,不合适的光源也会影响到道路照明的功能指标。”

    胡军说:“主管部门对造成了损耗大及低效率的根本原因很少深入实际调查,这是多年来计划经济造成的‘吃皇粮’思想作怪,认为城市照明建设与运行费用都是国家的,节不节电与己无关,反正供电部门也是国家的。很多城市下达的照明费用不够时就采用关灯的方法来实现节能目标。”

    针对业内提出的质疑,《中国企业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广东省科技厅,一位陈姓工作人员在问明记者身份后,要求记者发去采访提纲。在确认收到采访提纲后,这位工作人员说要“向领导汇报再回复记者”。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广东省科技厅的回复。
 
 
新闻搜索 | | 打印 | 关闭
更多


 免责声明:
1 、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凡来源注明“中国道路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道路照明网,转载使用本作品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有权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 0519-85529633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道路照明专业委员会 城市道路照明技术情报总站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道路照明网
中国道路照明网常州采编中心 电话:0519-8552963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衡山路6号218室 电话:0519-88162193
备案序号:京ICP备1102556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