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行业期刊 » 2018第1期 » 正文

以强烈的文化意识 指导襄阳城市照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6  来源:襄阳市路灯管理处(441003)  作者:李 湘  浏览次数:922
核心提示:本文从襄阳历史文化出发,阐述了用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照明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城市文化的元素和“符号”更多地注入到城市照明之中,让城市照明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基础上,成为城市独特个性张扬的有效载体,为城市的发展增光添彩。
       :本文从襄阳历史文化出发,阐述了用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照明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城市文化的元素和“符号”更多地注入到城市照明之中,让城市照明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基础上,成为城市独特个性张扬的有效载体,为城市的发展增光添彩。
    关键词:文化 照明 发展
    有这样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建设可以让一个城市变大,但只有文化才可以让一个城市变伟大。一个城市的文化往往体现在她的设施之中,体现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上。襄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厚重的城市,要想让城市变得有魂、有根、有发展后劲,必须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作为照亮半个城市时空的城市照明,也必须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照明工作。这既是建设“文化襄阳”的需要,也是城市照明工作者必须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责任与义务。下面分三个部分分别阐述文化与照明,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
    一、襄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名城
    2800多年的建城史,彰显着襄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最有特色、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三国文化之源。在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襄阳堪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精神高地。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为标志,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东汉末年,襄阳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诸葛亮、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略精英,经学家宋忠、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一批杰出人物汇聚襄阳。襄阳一时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呈现出蔚蔚大观的文化现象,学术之盛一直延续到东晋。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对我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东晋高僧释道安在襄阳长达15年,奠定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儒释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汉传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襄阳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遗产丰富,《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二是荆楚文化发祥地。楚国历史800多年,在襄阳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长达500多年。自西周初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山丹阳,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鄢郢,历时300多年;从定都鄢郢,先后经历了十代楚王,到迁都纪南城,历时186年。这里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这里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唢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无不彰显着襄阳荆楚文化的厚重。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飞将冲天、一鸣惊人”,从“辟在荆山”到“问鼎中原”,楚人在这里奠定基业、从这里走出深山,开疆拓土、改革政体,不断强盛壮大,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三是汉水文化核心区。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襄阳成为历史上的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汉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区域。襄阳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文明延绵2000多年。《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襄阳人宋玉推动了楚辞向楚赋的转变,王逸编撰了《楚辞章句》。这里产生了大量吟诵襄阳山水之胜和美丽传说的古代诗歌,有据可查的2500多首。其中尤以唐诗为盛,达300余首。襄阳是公认的唐诗高地,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有吟诵襄阳或涉及襄阳题材的诗歌。《唐诗三百首》中就收有涉及襄阳的诗27首。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
    四是古城文化代表性区域。襄阳在中国古城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古城遗址富集、历史悠久。市区建成区1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三座古城遗址,西周邓城遗址有3000多年历史,樊城、襄阳城都有2800多年历史。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其中,蒙宋大战旷日持久,长达6年。襄阳曾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都会。唐代元和年间,襄阳是全国4个人口达10万户以上的州治所之一。襄阳布局“道法自然”,襄阳城、樊城依江而建、隔江相望,“南城北市”,顺山形水势自然勾勒出的空间格局全国少有。襄阳古城既有城防功能,还有水利、生态功能,古城池创意独具匠心,池宽天下第一,充分体现了城市与生态、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襄阳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总体上呈现出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融合性等鲜明特色,留下了包容大气、重商亲商,崇文重教、求贤若渴,尊重自然、重道和合,忠贞爱国、执著追求,图变鼎新、艰苦创业等精神财富。这是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打造文化名城的血脉和根基,是我们城市照明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的文化基因,我们要倍加珍视、珍惜和珍爱,礼敬地传承与弘扬。
    二、襄阳城市照明功能日益完善、能级逐年提升
    襄阳按照“两个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大手笔、大气魄、大规划、大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进行布局,按照“新城东进、旧城更新、一心四城、组群发展”思路,主城区近期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远期387平方公里、380万人口的规模控制。在优化城市功能分区方面,按15-25平方公里、15-25万人口规模,规划建设18个主体功能区,形成“15分钟生活圈”,方便居民生活。对中心城区的这种空间发展布局,为城市照明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步伐加快和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建设始终如火如荼,带动了城市照明设施日新月异,路修到哪里,灯就装到哪里,大投入构建城市照明新格局、大力度提升路灯科学管理水平、大范围推广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城市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得到飞速发展,城市照明设施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照明设施维护管理由人员密集型向机械化作业转变,绿色照明正在成为襄阳城市照明的新亮点。襄阳城市照明功能日益完善、能级逐年提升。
    一是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得到跨越发展。近几年是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襄阳市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使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功能照明不断完善,无论城区的主次干道,还是背街小巷,装灯率由过去不足50%发展达到95%以上,城区基本形成了“一路一景”,点、线、片相连,高、中、低交错,动与静结合,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照明新格局,成为襄阳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四个襄阳”建设,为构建和谐襄阳和经济社会的腾飞,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城市照明设施维护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路灯维护方面,随着高空作业车辆和路灯巡查车辆的不断增加,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人力的维护作业方式,维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路灯人本着“修亮一盏灯,奉献一颗心”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工作理念,文明作业,优质服务,积极兑现服务承诺,确保了市区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97%以上,市民真正走上了明亮的放心路。在路灯管理上,先后建立了不定期查灯通报制、设备所每天巡查制、班子成员每周带班巡视制、维护所分路包干制等。在安全管理上建立了作业人员操作规范、安全细则等横到边、纵到底的网络;不断加大节电管理力度,采取管理节电和技术节电(安装节电设备和节能光源)两种方式,每年为政府节约电费1500万元以上,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努力;为了加强城市照明设施的依法管理,确保城市照明设施安全正常运行,我们一手抓防护,一手抓打击,先后对100多条道路路灯架空和地埋线缆进行了防盗安全处理,同时,打击破坏和损毁路灯设施的行为,先后制止和依法处理偷盗路灯线缆、镇流器、偷接路灯电源、损毁路灯杆等设施事件170余起,抓获偷盗团伙10余人,80%以上都得到了依法处理,不但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而且有效地打击了偷盗路灯设施行为的嚣张气焰。
    目前,襄阳城市照明各项工作在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市,且多次获得省建设厅“建设系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和“职工之家”等称号,单位连续六年保持了安全无事故。
    新一轮城市照明设施建设热潮,虽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照明功能、提升了城市照明品质,但在彰显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方面还十分欠缺,除古城墙周边个别路段安装有古色古香的灯笼灯外,文化因素、文化符号融入城市照明非常少,基本都是现代化气息浓厚的灯杆、灯具、灯带等。在夜晚,放眼望去,基本上分不清自己身处在襄阳城中还是别的城市之中,照明文化个性彰显的很不够。而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按照“一个城区、一个主题、一种文化元素”的设计理念,把“三国文化”、“汉水文化”特质渗透到工程建设、建筑符号,一批像北街临汉门前的“吹糖人”、襄樊大道的“春晓”及正在设计的汉水女神雕塑等城市雕塑小品成为襄阳新亮点。可以说,城市照明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文化建设。
    一方面是从事城市照明设施设计方面的工作人员照明文化意识不强。的确,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照明功能不足是制约城市照明发展的瓶颈,城市发展需要照明,人们夜晚出门需要照明,只要有光、有亮,满足人们基本交通行人需求就行了。照明设计方面的人员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要把城市文化符号融入到城市照明设计之中,导致城市照明无论灯杆、灯具等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另一方面是照明工作者研究照明文化不够。从管理体制上来说,襄阳城市照明管理以各自为阵为主,高新区、襄州区、鱼梁洲等各自管理辖区路灯,主城区桥梁路灯、部分游园景点路灯分别由各自管理机构维护,这种格局导致不重视照明文化的发展。从照明工作队伍来说,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悬殊较大。散兵游勇的队伍不具备研究照明文化的功底和基础,正规队伍的人员由于培训力度不够,仅能满足基本照明的研究,对照明文化的研究仍显力不从心。加上照明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对城市照明文化既不太重视,研究也不够。
   第三是政府在照明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不大。城市照明属于公共照明,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投入,投入力度的大小,彰显照明建设的快慢。这些年虽然政府既重视主次干道照明设施投入,也重视背街小巷和“三无小区”照明投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市民对照明的满意度逐年提升。但照明文化设施的投入需要更大的资金,所以急功近利制约了城市照明文化的彰显。
    三、城市照明应更多融入襄阳历史文化符号和元素
    文化既属于这座城市,同时也属于世界。襄阳已经定位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对一名游客来到一个城市,白天游的是城市,看的是景点,夜晚看的却是照明;对一位客商来说,土地、优惠和政策固然重要,但客商更重要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包含有城市文化和照明文化。所以,城市照明应更多融入襄阳历史文化符号和元素,为彰显襄阳文化个性、城市发展后劲做贡献!
    一是城市照明要表现襄阳文化。丰厚的历史文化是襄阳最大的特色,也是襄阳的“宝贝”。当今襄阳要在城市竞争中体现优势、脱颖而出,最可依托的还是文化和历史。襄阳有着2800年的历史,“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孕育了厚重而独特的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古城文化、商业文化。把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好,确保城市文化留存和历史文化延续,是彰显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的根本所在,是将襄阳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抓好襄阳古城墙、护城河、商业会馆等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的保护,护其貌、养其颜、扬其韵、铸其魂,传承历史文化,守住城市根脉,留存独具特色的“襄阳印象”。
    二是要把襄阳的文化因素注入到城市照明之中。无论从全国各个城市来看,还是襄阳这座2800多年的名城,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的个性被现代化气息所压制,城市照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研究和呼吁,主要方向就是在城市照明中彰显地域文化。正是地域文化的特异性,才形成了文化上的特殊性,才拥有了个性与文化资源的独占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才具有了生命的特质。这种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它具有延续性与相对稳定性。城市照明工作者就要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同时,抽取地域文化的基因,通过光的语言加以刻画与表现,达到充分展现地域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夜景观意象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说,一旦城市照明中融入了地域文化,就赋予了城市照明生命。
    三是城市照明中要凸显“文化照明”内涵。照明是最基本的需求,文化照明是最高的需求。而文化照明包括“六性”:文化性、艺术性、人文性、技术性、功能性和绿色环保性。文化性是城市文化照明的本质内涵和特征。它是指这种城市照明必须体现地域文化和现代人类进步文化,尤其要体现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生活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它在一定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只有地域的才能是全球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人类的。地域文化满足的是当地居民精神层面的需要,反映的是当地文明进步程度。我认为这是我们照明设计领域在当前最需要重视并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艺术性是设计者用个人智慧和技术手段体现文化的过程,这应该是艺术地再现文化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照搬和复制。只有艺术地再现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只有具备了可接受的艺术性的城市照明才是文化照明。这就是文化照明的艺术性内涵和特征。人文性是指文化照明以最合理和最有质量地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并以之为最终归属。又因为城市照明是一整套物质技术系统,当然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因此文化照明勿庸置疑地具有技术性内涵和特征。绿色环保性则是指在改善生存空间时要坚持可持续性、坚持低碳环保。
    总之,襄阳城市照明要想有所作为,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必须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照明工作,让城市文化的元素和“符号”更多地注入到城市照明之中,让城市照明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基础上,成为城市独特个性张扬的有效载体,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增添无限光彩!

 

 
关键词: 经验交流
 
技术交流搜索 | | 打印 | 关闭
更多


 免责声明:
1 、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凡来源注明“中国道路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道路照明网,转载使用本作品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有权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 0519-85529633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交流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道路照明专业委员会 城市道路照明技术情报总站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道路照明网
中国道路照明网常州采编中心 电话:0519-8552963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衡山路6号218室 电话:0519-88162193
备案序号:京ICP备1102556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