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网改造中,道路的照明是一个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对城市有着美化作用的道路照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我市道路照明设计的实践经验,认为在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时应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道路的特点,来确定光源,选择路灯型式,灯杆布置控制方式等。
关键词:道路照明 光源灯具 线路布置 设计要点
一、道路照明的光源
城市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强气体放电灯,常用的光源有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高压钠灯具有光效高、紫外线辐射小,可在任意位置点燃,耐震、寿命长等优点,特别是它具有较强的透雾能力,因此特别适用于道路照明。
金属卤化物灯具有光效高、光色好,尺寸小、功率大,所需启动电流小,抗电压波动稳定性较高等特点,是比较理想的第三代光源,适用于要求照明度高,显色性好的繁华商业街道和立交桥的照明。
二、道路照明的灯具
城市道路照明应采用悬臂式钢杆路灯。悬臂式钢杆路灯分为单叉式、双叉式,为了控制光通的分布,灯具内部都装有反光罩。灯具常以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为光源,此类灯具的配光分为截光型、非截光型和半截光型3种类型。
1、截光型配光较窄,光通分布主要集中在0°~65°范围内,90°角和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10cd/1000lm和30cd/1000lm的灯具,严格限制了水平光线,几乎感觉不到眩光,因此适用于高速道路。
2、半截光型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线夹角在0°~75°之间,90°角和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50cd/1000lm和100cd/1000lm的灯具。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照明。
3、非截光型灯具配光很宽,灯具最大方向光强不受限制,适用于配光无要求的里弄小巷。
三、路灯布置
1、路灯的布置方式
路灯布置方式有单侧布灯、两侧交叉布灯、两侧相对布灯、丁字路口布灯、十字路口布灯和弯道布灯等多种布置方式。
2、路灯的安装高度、间距及悬臂长度
为了减弱眩光,提高照明质量,避免路边树木遮挡灯光,应考虑安装高度、间距以及悬臂长度。
1)对于悬臂式路灯,其安装高度一般应在7m以上。若采用截光型灯具,安装高度H≥Wj,灯柱的间距不宜大于安装高度的3倍;若采用非截光型灯具,其安装高度h>1.2Wj,灯柱的间距不宜于大于安装高度的4倍(在道路照明中一般不采用);若采用半截光型灯具,安装高度h>1.2Wj;灯柱的间距不宜大于安装高度的3.5倍。路灯安装高度h和道路计算宽度Wj,的意义如图1所示。

2)灯柱悬臂的长度应根据路宽和树木的品种决定,一般为1.5~3.5m。
四、道路照明的线路布置
城市道路照明的布线方式应采用架空线路或地下电力电缆线路。随着城市建设要求的越来越高,电力电缆线路应是首选布线方式,其优点是不占用空间,有利于城市美化。
电力电缆线路一般利用灯杆下部的检修孔门内作为接线箱,在检修孔门内接线和安装电力或保护装置,如图2所示。电力电缆应在电缆沟内敷设,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应采用钢铠电缆线,地下部分不应有接头,接头应设在灯柱接线箱内或手孔井内,以便检查、维修。

五、道路照明的控制
城市道路照明的控制,以前一般采用光敏电阻和机械时钟相配合的控制方式。由于光敏电阻受天气阴晴影响较大,因此控制时间误差也较大,且故障率较高。随着电脑使用领域的扩大,现在国内已开发生产出用于道路照明、霓虹灯、广告招牌灯等一些需要定时打开和关闭的微电脑时控开关,这种微电脑时控开关每天走时误差小于0.5s,具有不怕停电(内部自动充电),体积小,调试方便,控制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在城市道路照明中已得到利用。
道路照明是为行人和车辆服务的,前半夜行人、车辆较多,需灯光亮一些,到了后半夜,行人、车辆减少,以节约电能考虑,灯光暗一些也可以,这就要求路灯控制装置有使功率降低或隔盏点亮功能。目前国内已有定时点亮、隔盏点亮、调节功率等多种功能的微电脑路灯控制装置。随着电脑技术的进一步开发,符合人们要求、功能齐全的无线路灯监控装置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在城网改造的道路照明设计中,应优先考虑选用无线智能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