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路灯电缆为何频遭盗割?近三年损失逾千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0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廖万育 文灿  浏览次数:1473
核心提示: 路灯被誉为“城市夜晚的眼睛”,但因路灯电缆中的金属铜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一些不法分子盯上这块“猎物”,大肆盗窃销赃,深圳这双“眼睛”多年来不断遭到破坏。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原特区内路灯电缆长约2860公里,近3年来路灯电缆被盗数据:2010年深圳路灯电缆被盗损失约400万元,2011年损失约300万元,2012年上半年损失约100万元。
    (中国道路照明网讯路灯被誉为“城市夜晚的眼睛”,但因路灯电缆中的金属铜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一些不法分子盯上这块“猎物”,大肆盗窃销赃,深圳这双“眼睛”多年来不断遭到破坏。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原特区内路灯电缆长约2860公里,近3年来路灯电缆被盗数据:2010年深圳路灯电缆被盗损失约400万元,2011年损失约300万元,2012年上半年损失约100万元。

日前,深圳市路灯管理处在深南路南山段抓获盗窃路灯电缆的嫌犯。

    三年盗割电缆十余万米

    日前,记者随深圳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的巡查保卫人员来到了深南路南山段,在现场,记者看到中间绿化带两旁的路灯电缆遭到了破坏,旁边的绿化带被剪开了一个通道,路灯杆附近的地面被挖开,挖得比较深的地方,穿电缆的黑色胶管被砸碎,里面的电缆被剪断盗走。记者从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了解到,这已经是深南大道当月第三起路灯电缆被盗了。为何路灯电缆会频繁被盗,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3年间路灯电缆被盗割十余万米,如果以目前电缆价格70元/米计算,再加上电缆被盗后,修复过程中所需要的新电缆价值以及人力、物力,3年间损失达上千万元。”深圳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十分痛惜地介绍。

    近年来,由于铜价上涨,一些不法之徒盗割、破坏电缆等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呈现出团伙化作案的特点。针对路灯电缆被盗频发,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通过增加巡保人员轮岗守护、技术防盗等一系列措施,仍然防不胜防。、目前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仅有巡查保卫人员48名,负责全市500多条道路,43676杆路灯的防盗工作,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一名巡查保安队员介绍,他们常常是24小时对某些重点路段进行巡逻,有时甚至要数天昼夜守候。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巡查保安队员已抓获近百名盗割电缆的不法分子。

    电缆被盗面临三大难题

    路灯电缆被盗屡禁不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违法犯罪成本低;二是受铜利润高诱惑;三是非法废品收购站点多。

    “近年来,随着铜价飞涨,犯罪分子不断地铤而走险盗割电缆,这些现场被抓获的不法分子,因为没来得及盗割更多电缆,一次盗窃所获如不到2000元,达不到盗窃罪的程度,几乎都是行政拘留10至15天就被放出来了。”巡查保安队长告诉记者,由于违法成本过低,是导致这些犯罪分子存在侥幸心理,不断伸出黑手的主要原因。

    记者还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深圳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的废品收购站都不允许收购电缆,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深圳的废品交易。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深圳还存在大量的无证废品收购点,尤其是在关外。业内人士透露,其实电缆线会频繁被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市场。除了一些非法废品收购点会收购电缆外,还有一些正规的废品收购站也会收购电缆。此外,还有一些金属材料公司也在收购,他们通过把铜熔化,再制成全新的电缆。

    “目前,电缆铜线卖给废品收购站一斤是20元左右,价格高的时候达到30元。”记者从一些五金店了解到,一般盗割电缆的人事先都会与某家废品收购站联系好,保证铜线的销路。如果按20元每米计算,200米左右的电缆,就能获利4000多元,这么高的利润诱惑,也让一些人不惜以身试法。此外,由于市区路灯遍布广泛,保安人员有限,监管难度比较大和废品回收站的管理不规范,都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

    律师建议从源头打击

    业内人士指出:遏制电缆被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堵住源头,取缔不法废品收购站。偷来的东西无处卖,自然就没人偷了。

    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潘翔律师认为,根据刑法规定,盗窃路灯电缆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如未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但盗窃金额达到2000元或多次盗窃的,构成盗窃罪。如果同时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和盗窃罪的,按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

    针对有的违法分子盗窃金额未达到2000元,或者尚未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对其只能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而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尴尬,潘翔律师呼吁我国刑法应设立破坏公共设施罪的新罪名,对不法分子盗窃电缆、井盖、交通信号设施、通信设施等公共设施,即使盗窃的价值不到2000元或者未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也一律应按照破坏公共设施罪追究刑事责任。

 
 
 
新闻搜索 | | 打印 | 关闭
更多


 免责声明:
1 、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凡来源注明“中国道路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道路照明网,转载使用本作品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有权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 0519-85529633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道路照明专业委员会 城市道路照明技术情报总站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道路照明网
中国道路照明网常州采编中心 电话:0519-8552963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衡山路6号218室 电话:0519-88162193
备案序号:京ICP备1102556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