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设计应用 » LED » 正文

LED蓝光能灼伤人眼引医学界担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1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次数:1510
核心提示:调查发现,目前LED照明产业链上的各公司,面对“黎明前的黑暗”,都在寻求着各自不同的“突围”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从事LED照明终端产品制造的企业,可能成为LED照明市场启动的最先受益者。
     调查发现,目前LED照明产业链上的各公司,面对“黎明前的黑暗”,都在寻求着各自不同的“突围”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从事LED照明终端产品制造的企业,可能成为LED照明市场启动的最先受益者。国内传统灯具的制造巨头,也已蓄势待发,准备把传统灯具的巨大产能和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迅速转移到LED照明产品,加上其完善的营销网络,欲在新兴的LED照明市场博取相应市场份额。
 
    如果这几年投资股市,大多是不会高兴的,但若有幸买了LED的股票,并一路持有,那绝对乐不可支,因为大盘向下,LED板块向上。三安光电08年上市,当时股价是12块多,今天依然是12块多,但中间有两次十送十,复权来看,是涨了4倍多。
 
    但据本报记者多方了解,在LED照明行业经历巨震的同时,新一轮的市场机会也在孕育。一方面,随着芯片价格的大幅下降,LED照明终端产品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与传统节能灯饰相差不远的水平,LED光源对传统光源的大规模替代已成为可能。另一方面,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我国淘汰高能耗照明产品真正从国家法规层面进入实施阶段。
 
    从公共场所到千家万户,LED正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无处不在。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协会副会长王康平说,如果把全国50%的光源都换成LED的话,每年省下的电相当于再造2.5座三峡工程。
 
    另据中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整个LED行业已经有约3000家企业,其中外延芯片企业不足100家,封装企业超过600家,LED应用类企业超过2000家;2011年国内最大的芯片企业销售收入不足18亿元;最大的封装企业不足11亿元,市场占有率不到4%;LED照明灯具企业销售规模超过1亿元的不足照明灯具企业的10%。
 
    然而,就在家居饰品产业界分享盛宴,高歌猛进之时,医学界却表达了担忧。上海五官科医院院长孙兴怀教授说,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研究成果,LED发出的蓝光长期作用于人眼的话,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蓝光作为色光的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灯具当中。孙兴怀说,当前市场上大多数LED灯具,是通过芯片发出蓝光,激发黄色的荧光粉,来调和成白光的,因此,LED的蓝光问题尤其突出。
 
    蓝光真的有这么大的危害吗?记者联系了国内多家LED厂商,没有一家愿意做出回应。采访电光源界的专家,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回答。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卫桥博士表示,蓝光伤眼一说,目前还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
 
    据了解,乾照光电公司在红黄光晶片的暖白光照明应用仍处研发中,且尚未准备进入蓝绿光晶片市场。公司专注红黄光的战略可能错过白光市场的机会,且生产四元系红黄光LED外延片所需的MOCVD设备不能用於生产蓝光LED外延片,设备的不相容使公司很难跟上市场节奏。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副所长张善端博士则说,蓝光伤害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浴霸灯的蓝光造成了西安一位婴儿眼睛被灼伤,最终导致失明。他找出了名为《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的国家标准,有一个章节专门表述蓝光危害和量化的计算方法。
 
    从光谱分析来看,除红外线、紫外线外,蓝光伤眼的机会更大。也有些人表示蓝光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短期的极强烈的光线可导致角膜、视网膜尤其是黄斑部的损伤,表现为刺痛畏光流泪、视力骤然下降至失明。慢性的光损伤源于经年累月的较强的光照,可导致晶体混浊、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感光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而视力下降乃至失明。急性光损伤如果损害不深、及时治疗多可恢复。而慢性光损伤由于发展缓慢,容易忽略,反而容易造成损害的不可逆。
 
    对于LED的蓝光溢出,复旦电光源研究所张善端认为,这个问题并非无法克服,开发低色温的产品,加强二次配光都可以显著降低危害。他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做两件事,国家要尽快制定强制标准,并组织专家给出使用建议。
 
    我们既不能对资源消耗无动于衷,但也不能以我们的健康为代价。LED,可以慢点走!走得慢是为了走得稳!任何企业、任何产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首先都要以人为本。千万不要为了现在省了,结果未来国家和民众为健康付出的更多!
 
关键词: LED 蓝光 伤眼
 
技术交流搜索 | | 打印 | 关闭
更多


 免责声明:
1 、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凡来源注明“中国道路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道路照明网,转载使用本作品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有权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 0519-85529633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交流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道路照明专业委员会 城市道路照明技术情报总站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道路照明网
中国道路照明网常州采编中心 电话:0519-8552963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衡山路6号218室 电话:0519-88162193
备案序号:京ICP备11025568号-1 .